9月23日,我校第八届辅导员素质能力训练营决赛在厚德楼报告厅举行。校党委副书记周群英出席活动。陕西科技大学学工部部长李晓应邀担任评委。


本届训练营历时3个月,分为基础理论、学情测验、案例分析、谈心谈话四个环节。12名优秀辅导员入围决赛。经过激烈角逐,外国语学院高源、化学与化工学院曹梦馨获得一等奖;设计学院曹希雨、音乐学院张洁、文学与传播学院李娇娇、数学与统计学院袁情茹获得二等奖;教育科学学院王茜、设计学院黄怡轩、教育科学学院李敏、计算机学院王艺帆、美术学院周雪、经济与管理学院李瑶获得三等奖。比赛过程中辅导员们凭借扎实的理论水平、过硬的专业素养、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现场的充分展示,赢得了评委和观摩师生的肯定,体现了我校辅导员队伍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素质能力。

李晓在点评中指出,辅导员谈心谈话需从“表面”深入“心灵深处”。既要以“交朋友”的平等心态,摒弃高高在上姿态,用亲和力搭建沟通桥梁;也要有“人生导师”专业能力,储备多元知识,在有限时间内引导学生倾诉,精准挖根源、结合实践讲道理,杜绝空泛说教。
周群英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能力提升提出四点要求,一是要坚定政治立场,锚定育人方向。要提高政治站位,坚守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初心使命,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,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二是要立足现实需求,创新工作路径。要紧密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动态与校园实际情况,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方法与载体,精准找准工作中的短板与薄弱环节,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。三是要聚焦质量核心,凝聚工作合力。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,推动各环节工作高效衔接,确保各项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落到实处、取得实效,形成育人工作整体合力。四是要强化自身建设,担当育人使命。要坚持以身作则、以德立教,不断加强自身修养、修身正己,始终秉持关爱学生的理念,主动学习前沿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,持续提升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,更好地担当起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角色。

学校将持续优化“选聘-培养-成长”制度体系,搭建更多成长平台,不断提升专业能力,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持续前行,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
党委学工部领导班子、各二级学院主管学生工作领导、全体辅导员以及学生代表共计400余人观摩了比赛。
供稿单位:党委学生工作部 化学与化工学院 作者:徐露雯 赵思琪 审核:段力雄 李延